2024年6月4日下午,浙江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常务副经理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孙英刚教授应邀为yl12311线路检测作题为《被遗忘的高僧:德感法师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宣传》的学术讲座。讲座由yl12311线路检测李利安教授主持,来自校内外的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。
孙老师首先指出:僧人德感是武则天政权宗教政策的操盘者,是中国佛教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。可惜的是,不管在世俗文献还是在宗教文献中,都罕有关于德感的记载。《宋高僧传•德感传》中存在着不少的错误。不过,其中谈及德感精通瑜伽论;德感被封为昌平县开国公;德感与湛法师关系紧密等信息则是破解德感身世之迷的关键。
孙老师通过钩沉多种文献后发现:德感曾任洛阳佛授记寺的都维那,与同时代的九名高僧一起向武则天献上了《大云经疏》,后又位列《宝雨经》的译场,也参与到了八十卷《华严经》的翻译工作中。这三部经典共同构成了武则天佛教意识形态的主要文本基础。此外,德感还曾作为宝思惟译场的“笔受”,翻译了大量的密教典籍。《华严经》的翻译促进了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兴起。德感奉武则天之命前往五台山巡礼,并将五台山发现的祥瑞绘制成图。这些活动对武则天的政治宣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。
武则天返回长安后,德感也从洛阳回到长安,担任清禅寺主。在此期间,德感受命修建了“七宝台”。“七宝台”具有深刻的宗教意涵——转轮王为迎接弥勒下生而作的供养。同时,“七宝台”也是凝聚武周王朝两大政治集团的桥梁。僧团与官僚集团通过造像和刻石的方式向武周表达忠诚。从“七宝台”遗失海外的遗存来看,有七尊十一面观音立像。其中一尊十一面观音立像的题记中刻有德感的名字。十一面观音信仰得以流行同玄奘的再传弟子慧沼对《十一面神咒心经》的推广有关。
关于德感的师承,孙老师从日本存留的文献中找到了重要的线索。孙老师提示:前人对《德感传》中所谓的“湛法师”是谁存在不同的意见。富安敦(Antonino Forte)认为是天台宗的荆溪湛然,而陈金华认为是福先寺主、书法家湛然。孙老师则通过日僧镜水沙门栖复集《法华经玄赞要集》发现,德感和“湛法师”曾在范阳善觉寺跟随窥基学习。《宋高僧传》中的“湛法师”就是窥基的弟子、德感的同学明湛法师。也就是说,德感是玄奘的再传弟子。
根据《法华经玄赞要集》中的核心信息,孙老师在讲座一开始提出的诸多疑问随之得以解答。其一,因为德感长期住在范阳跟随窥基学习,因此其被封为昌平县开国公不足为奇;其二,作为玄奘的再传弟子,德感精通《瑜伽师地论》则在情理之中;其三,德感的学术脉络是与玄奘僧团一脉相承的。可以说,德感并不是等闲之辈,而是彼时僧团的重要领袖。因此,武则天实际上得到了主流佛教僧团的支持。玄奘一系的僧团也在武周时期再一次站到了历史前台。
李利安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,对孙英刚教授的讲座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。永利集团师生还就十二面观音造像产生的原因,玄奘僧团在唐高宗朝和武周朝时期命运起伏的原因,宗教造像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政治目的等问题与孙老师进行了交流。最后,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画上圆满的句号。